“龙山寺”位于福建省晋江市安海镇型厝村北的龙山之麓,故名龙山寺,是泉南著名的千年古刹,系1983年国务院确定的142座全国重点佛教寺院之一,也是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始建于隋皇泰年间(618-619),初名普现寺,又名天竺寺,俗称观音殿。
相传古时该地原有一巨樟,浓荫盖地,夜发祥光,时人崇之。东汉时高僧一粒沙认为这是一棵异树神木,于是请工匠把它雕成了一尊千手千眼观音菩萨。
造像整体展示
千手千眼菩萨通高4.2米,佛像头戴花冠,冠上雕许多佛首。佛脸丰盈慈祥,眉清目秀,耳大嘴小,面丰头圆,显得庄严慈祥。两主手带镯,垂弯合掌于胸前双侧向上或向前旁生1008支手,每只手的掌心郫精雕着一只慧眼,手上分别掌着法器、钟、鼓,书卷、珠宝、花果、乐器等多种物品、姿势各异,形态不一。佛像通身贴满纯金箔,金光灿灿,雍容华贵。
造像头部展示
造像左视手部展示
整座佛像取自千年樟树的躯干,雕刻层次清晰,结构匀称。在统一中寓有变化,在变化中又烘托了主体,显得生动自然,华丽精美,为稀世珍品,举世无双。
造像俯视展示
上世纪80年代,当地有关部门曾对千手千眼观音像个别松动的手进行了相应的维护。为了更好地保护这尊珍贵的千手千眼观音像,需要对其全身进行“体检”,而通过三维测绘扫描,就可以全方位了解掌握其状况。
帝测科技承担了千手千眼观音圣像的三维测绘项目。此次测绘工作也是公司开展佛像测量工作以来最复杂、最困难的一次,因为千手千眼观音像的手分布在左右两侧,各呈半球状,手与手之间空间不大,非常密集。
千手千眼观音像的手,最长的有30~40厘米,最小的仅10厘米左右,加之寺内昏暗,想一个不漏地测绘清楚,实之不易。项目组人员首先给每只手进行清点编号,然后贴上标有数字的号码牌,拍照完成后,再轻轻系上小红绳做记号,尽管困难重重,项目组通过三维激光扫描、近景摄影测量、海量点云数字化建模、数字化展示等先进技术完成该项目的数字化信息留存,为千手观音进一步的研究、保护、管理、展示提供数据支撑,有助于全面掌握千手千眼观音像的情况,为其后续的保护制定出更完善的方案,还可利用软件进行三维展示,让香客翔实地看到千手千眼观音的形态。
现场工作照